亲近社会长见识 感悟生活明世理

每逢假期来临,有人认为假期是孩子们天经地义的放松时间,有人则认为假期是孩子学业追赶反超的绝佳时机。寒假将至,孩子们到底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寒假呢?十堰外国语初级中学的意见是——让学生亲近社会。

十堰外国语初级中学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任务清单。请欣赏初级中学为全体学子拟定的2018年寒假的七项任务:

第一项:陪父亲或母亲完整上一天班。

实践指南:在不影响工作纪律情况下完成,建议安排孩子跟岗强度较大的工作,最好让孩子参与到工作的过程,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到干事业的艰辛。

第二项:独立在家招待一次尊长亲友。

实践指南:家长提前跟尊长亲友沟通,以三两位为宜,建议父母在活动开始前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培训,可以尝试父母不在家,让孩子真正独立完成任务。

第三项:独立代父母拜访一位尊长亲友。

实践指南:春节前后均可,父母前期给孩子做好礼仪指导,建议在被访者家中就餐,事后父母与被访者了解孩子拜访过程的表现。

第四项:为自家创作一幅春联。

实践指南:可专门拜师学习创作春联,也可以上网学习创作,必须是原创,不可以直接从网上抄袭。创作完成后,建议家长将孩子创作的对联制作成春联张贴在自家门口,如果孩子自己书写更好。

第五项:实地走访一位家境贫困的学生。

实践指南:最好选择孩子不熟悉的贫困学生家庭,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宜,贫困学生最好与孩子处于相同的学段,最好让孩子与被访学生就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交谈。

第六项:与父母交换身份,做三天父母。

实践指南:父母尽量还原孩子平时的生活表现,在这三天时间时,完全将自己当成未成年人,日常生活和家务全部由孩子来完成,家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考验孩子。

第七项:制定一份新学期的发展计划。

实践指南:依照学校统一的模版,在学期开学前完成发展计划的制作。

总体要求:

1、所有实践任务的完成必须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不影响家长正常工作、家庭正常生活为原则。

2、班主任召集家长积极组织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并在班级家长群用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任务实践过程进行分享。

3、整个寒假期间,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实践任务的具体时间,只就七项任务中一项任务的完成过程撰写一篇1000字的实践心得。

4、新学期开学,对积极完成实践任务的优秀作品,组织集中展出,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过研究,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创新实践六项能力被确定为当前中国学生应当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2018年,初级中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着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当初级中学公布这份任务清单后,受到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样的假期安排特别有意义。

第一、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学习从书本回归生活,从校园回归社会。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因为孩子们最终都将走向社会。倘若真正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将学生与现实生活真空隔开,必然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社会悲剧。

第二、让孩子们有计划性地落实这些活动,会让学生们的寒假生活更充实。这些实践任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哪怕只用心完成其中的一项,也会受益匪浅。

第三、新春佳节,抓住时机安排学生走近民族文化,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以创作春联为突破口,让孩子们触摸到农历春节的诸多习俗,无论是实地寻访,还是在网络中学习,都将填补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许多空白。

第四、与时俱进,关注贫困,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的历程进程,明白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举措,孩子们有必要知道贫困依然存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己生活在相对殷实的家庭中,应当懂得珍惜,同时要心怀家国天下。

第五、体验生活,转换角色,在实践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父母都知道孩子们的学习很辛苦,但孩子们未必知晓父母的工作也很辛苦,更不知持家过日子非常的不容易。说教很苍白,实践出真知。

初级中学九年级年级主任陈磊说:“最初,学校考虑到九年级的孩子们将进入中考备考的关键时期,这项活动九年级就不安排参加,可全体班主任都认为,毕业班的孩子们不仅很有必要参加,而且还要全力以赴地开展好,因为完成好这些实践活动,一定会让孩子们在新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的积极和用心。”

十堰外国语学校张黎总校长说:“初级中学教育孩子们要立志‘为中华复兴而读书’,我们不仅是在培养拥有家国情怀的有志学子,也是在培养具有浓厚生活底蕴的优秀少年。初级中学将育人工作从校园辐射到社会,对孩子们的寒假生活进行这般精心细致的安排,一定会赢得全社会的称赞。”

亲近社会长见识,感悟生活明世理。初级中学德育副校长陈磊认为,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学生的成长不能过于功利,学业成绩是评价学生成长的重要指标,却不是衡量孩子们人生高度的唯一标尺。教育要尊重真实的生命,教育要源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